品牌 | 奥德赛创 | 价格区间 | 5万-10万 |
---|
产地类别 | 国产 | 应用领域 | 建材/家具,电子/电池,道路/轨道/船舶,纺织/印染,电气 |
做漏电起痕测试实验工厂,正确使用漏电起痕测试仪需严格遵循相关标准(如 GB/T 4207-2022、IEC 60112:2021),围绕 “试样预处理、设备校准、参数设定、安全操作、结果判定" 全流程规范操作,确保测试结果准确、可靠,同时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。以下是详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:

试样规格:按标准裁剪试样,通常为 100mm×100mm×(2-6)mm 的板材;若为元器件(如接线端子座),需保留实际安装状态,确保测试部位为绝缘表面。
环境适应:将试样放入上述标准环境中放置至少 24 小时,消除材料内应力,确保表面状态与实际使用初始状态一致。
表面清洁:用无水乙醇(分析纯,纯度≥99.7%)擦拭试样表面,去除油污、灰尘(避免杂质影响泄漏电流),自然晾干后备用(禁止用手直接触摸测试面)。
电解液配置:
设备校准(关键:确保测试参数准确):
用精度≥0.01mL 的量筒收集 10 滴电解液,总体积应为 0.5mL±0.05mL,否则调整滴液针头大小或输液速率。
用秒表计时,确认滴液速率为 30 滴 / 分钟 ±1 滴,误差过大时调整设备滴液参数。
用数显千分尺(精度 ±0.01mm)测量电极直径(需为 2mm±0.1mm),间距(常用 4mm 或 5mm,误差 ±0.1mm)。
用标准力传感器(精度 ±0.01N)校准电极压力,确保为 1N±0.1N(通过调整电极支架砝码或弹簧实现)。
电压校准:用经计量合格的标准电压表(精度 ±0.5%)并联在设备电极两端,设定设备输出电压(如 250V、500V),确认设备显示值与标准表差值≤±1%,否则通过设备校准菜单调整。
电极校准:
滴液系统校准:
按下 “停止" 按钮,关闭高压电源,待设备电压释放(通常需 1-2 分钟)后,再拆卸试样。
用无水乙醇擦拭电极表面(去除残留电解液和碳化痕迹),清理试验台,将电解液剩余部分密封保存(下次使用前需重新测量导电率)。
关闭设备电源,开启排风系统 10 分钟,排出试验产生的少量烟雾,整理测试报告并归档。
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:设备涉及高压(最高 600V),需由经过培训、熟悉标准的人员操作,严禁在无人值守时运行。
试样一致性保障:同一批次测试需使用相同规格、相同预处理条件的试样,避免因材料厚度、表面粗糙度差异导致结果波动。
电解液稳定性控制:电解液需现配现用,若放置超过 4 小时,需重新测量导电率;禁止使用浑浊、有沉淀的电解液(影响导电均匀性)。
设备定期校准:除每次测试前的简易校准外,设备需每年送法定计量机构(如各地计量测试研究院)进行全面校准,获取《校准报告》,确保参数符合标准。
异常情况处理:测试中若出现设备报警(如过载、漏电)、电极打火、电解液飞溅等异常,立即按下 “急停" 按钮,断开电源,排查故障后再使用,禁止带故障运行。
通过以上规范操作,可确保漏电起痕测试仪的测试结果准确反映材料的抗电痕化能力,为产物绝缘材料选型、安全设计及合规认证(如 3C、CE、UL)提供可靠依据。